進入兒童職能治療師的行業十餘年,從一開始遇到的爸媽平均年齡都比我大不少,
到現在越來越接近或相去不遠,明顯感受到的是年輕一代的爸媽可接觸到的資訊多了更多,
肯學習並吸取知識的意願也大幅提升,但不變的是都有一顆難以承認自己與改變的內心,
痞客邦分析
- Sep 20 Thu 2018 15:00
適性教育,親子同心沒煩惱
- Sep 05 Wed 2018 17:00
體罰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常有家長會問我關於打孩子或體罰的問題,有的人問我該不該做?有的人問我該怎麼執行?這其實是很好的問題,有很多可以探討的部分,不過我通常都會先跟家長開玩笑說:
『如果一定要打或體罰的話,我的治療室裡應該需要許多相關的”刑具”吧?』
- Sep 05 Wed 2018 13:00
透過玩,培養孩子的學習與興趣
- Sep 04 Tue 2018 20:00
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端 到底為什麼呢?
在學校邀約的講座中,情緒管理方面主題一直是老師及家長們關注的部分,
不乏會聽到大人認為孩子的情緒控制不太好,很容易哭鬧、生氣甚至動手攻擊或摔東西。
不過,比起建議處理的方式,我更會想先找出,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會以這樣的形態表達情緒?
- Sep 04 Tue 2018 15:00
找回專注力,從了解孩子現況開始
有次在幫一位小學二年級男孩軒軒上治療課時,我跟媽媽對話中感慨地說道:
「我看了這麼多孩子,其實最希望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們能快樂,並且平安健康地成長。」
「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只是那樣,軒軒各方面應該都還可以更好、更優秀!黃老師,我是不是太貪心了?」媽媽不好意思地笑著回我。
- Sep 04 Tue 2018 11:00
確認,再作行動!正確的方法才是核心
- Aug 28 Tue 2018 15:00
要孩子保持良好警覺程度 真的好辛苦?
日前有個小一的男孩被媽媽帶來,因為老師表示孩子上課時會一直想跟附近的同學講話,
坐在椅子時不斷搖頭晃腦或是搖晃椅子(四隻腳變兩隻腳),甚至站起來或乾脆走動或跑來跑去,
不然就是恍神想睡,但不管是哪一種,老師都覺得是影響課堂秩序,建議媽媽帶到醫院評估是否過動。
- Aug 23 Thu 2018 20:00
(微雷)與神同行觀後感 黃老斯想再長高四公分
黃老斯 兩週前的周末去電影院看了『與神同行』,覺得真的很不錯呢,大推~
好羨慕男主角的身高,如果我能再長高4公分就好了,
- Aug 17 Fri 2018 20:00
幫忙不如引導!你越有耐心,教養越省心
我常被家長開玩笑質疑是不是有在兼差當命理老師。
因為我總是可以很接近地預測具有某些表現的孩子們,若未經介入後各個年紀將會呈現的樣子,
當然同樣能八九不離十地回推他們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常讓家長驚訝不已。
- Aug 15 Wed 2018 14:00
故意說反話是為了鼓勵孩子?可能得到反效果
之前在某個演講有提供托兒陪玩的服務給需要的聽眾,但有個約莫兩歲半的小女孩跑進會場兩次找爸媽,
雖然我在台上講著話,仍注意到在孩子笑著跑進來的第二次時爸爸小聲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