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小學之後,課業與學習狀況就是爸媽們會特別關心的部分,過去至今常常聽大人提到學生的本分就是好好學習、把書讀好,
有許多學業表現不盡理想的孩子未必是不專心、態度不夠認真或方法不對,而是身體有一些基礎能力不足,導致學習變得困難、事倍功半。
痞客邦分析
目前分類:國語日報『交流心方向』 (14)
- Oct 07 Sun 2018 14:00
訓練手眼協調能力,讓孩子學習的更好~
- Oct 05 Fri 2018 19:00
考試寫錯字?常是筆畫順序錯惹的禍!
有一些小學生對於中文生字是懼怕的,因為隨著年級越來越大,所學習的字越來越難記得和書寫,
有時候好不容易認得了字,卻在考試寫不出來,或是少一筆多一劃。
不乏有爸媽告訴我:『其他科都考得不錯,平時作業的生字都有練習也會寫啊!為什麼考試就是寫不出來?有好多分數都扣在寫錯字,好冤枉呀!』
- Oct 04 Thu 2018 19:00
父母過多的指導與命令,小心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治療室來了一位小學四年級的男孩阿光,媽媽表示孩子體育表現不好而影響人際關係,
她聽說可能跟感覺統合有關,於是就來醫院掛號了。
我設計了一組大動作遊戲,加入一組對這個年紀的孩子是輕而易舉的16塊的6面立體拼圖請阿光拼,
結果他愣在原地,看起來不知所措的樣子,我便問他:「怎麼啦?有不懂的地方嗎?太難了還是太簡單了?」
- Sep 26 Wed 2018 20:00
收納從小學習,習慣成自然!
要孩子整理房間、書包或收拾自己用過的東西,相信可能是很多爸媽困擾的事情,
常常要三催四請大半天他們才肯做動作,或是收也不好好收、亂塞一通,
使用障眼法蓋張毯子或布直接眼不見為淨或甚至完全不理會呢?
- Sep 21 Fri 2018 20:00
思考動機,敞開心胸請聽孩子心聲
孩子喜歡說謊,確實是令爸媽困擾的問題之一,也是我常被問的經典題。
記得我在大學時期當國高中生的家教老師時,每次有學生說某題不會,我都會反問:
- Sep 20 Thu 2018 15:00
適性教育,親子同心沒煩惱
進入兒童職能治療師的行業十餘年,從一開始遇到的爸媽平均年齡都比我大不少,
到現在越來越接近或相去不遠,明顯感受到的是年輕一代的爸媽可接觸到的資訊多了更多,
肯學習並吸取知識的意願也大幅提升,但不變的是都有一顆難以承認自己與改變的內心,
- Sep 05 Wed 2018 17:00
體罰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常有家長會問我關於打孩子或體罰的問題,有的人問我該不該做?有的人問我該怎麼執行?這其實是很好的問題,有很多可以探討的部分,不過我通常都會先跟家長開玩笑說:
『如果一定要打或體罰的話,我的治療室裡應該需要許多相關的”刑具”吧?』
- Sep 05 Wed 2018 13:00
透過玩,培養孩子的學習與興趣
- Sep 04 Tue 2018 20:00
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端 到底為什麼呢?
在學校邀約的講座中,情緒管理方面主題一直是老師及家長們關注的部分,
不乏會聽到大人認為孩子的情緒控制不太好,很容易哭鬧、生氣甚至動手攻擊或摔東西。
不過,比起建議處理的方式,我更會想先找出,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會以這樣的形態表達情緒?
- Sep 04 Tue 2018 15:00
找回專注力,從了解孩子現況開始
有次在幫一位小學二年級男孩軒軒上治療課時,我跟媽媽對話中感慨地說道:
「我看了這麼多孩子,其實最希望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們能快樂,並且平安健康地成長。」
「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只是那樣,軒軒各方面應該都還可以更好、更優秀!黃老師,我是不是太貪心了?」媽媽不好意思地笑著回我。
- Sep 04 Tue 2018 11:00
確認,再作行動!正確的方法才是核心
- Aug 01 Wed 2018 20:00
比起要求達標 親子關係更重要!
有個來上課半年的三年級男孩,當初是因為專注力與情緒行為的狀況來職能治療評估,不專心聽大人講話,
同一句話總是要重複講好幾次,在學校常漏掉許多訊息產生問題而一直被提醒、責備或處罰,
久而久之男孩變得情緒不穩,容易哭泣、暴怒且消極不想努力。
- Jan 30 Tue 2018 12:25
擔心孩子不正常?專業評估解疑慮
- Jan 03 Wed 2018 21:23
坐站姿勢差,可能是肌肉張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