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某個演講有提供托兒陪玩的服務給需要的聽眾,但有個約莫兩歲半的小女孩跑進會場兩次找爸媽,
雖然我在台上講著話,仍注意到在孩子笑著跑進來的第二次時爸爸小聲地說:

『你再進來的話,爸爸討厭你唷!』

某回在路上看到一位媽媽對著大概四歲正在哭著的男孩狠瞪著說:
『你再哭的話,哭一聲我打一巴掌。』

還有一次是來評估的七歲男孩問爸爸為什麼要來找黃老師,不料爸爸竟回:
『因為你有病呀!』

我在治療室裡請十歲的女孩丟沙包到滾筒中,在一旁陪伴的媽媽不是幫女兒加油,而是大聲說:
『投不進!投不進!』
只要孩子真的沒丟中時,媽媽再補一句:
『被我猜對了吧!我就說你投不進嘛!』

 

不知道大家聽到諸如此類的話時,會有什麼感受與感想?我當下除了傻眼之外,不禁思考:難道全世界已經沒有別句話能說了嗎?

書籍或網路資料充斥著許多如何教養孩子的應對方式還有各種情境場合的說話技巧,我們也知道大人的身教與言教、家庭氣氛等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只是在孩子需要被管教的當下,爸媽到底能記得多少?能做到多少?
 

「若我們常以語言或非語言給孩子負面的訊息卻希望他們能養成正面積極的想法與態度、遇到這種狀況要懂得轉念或藉此更加改進自己,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一句話隨著我們怎麼表達往往會有不同的效果,這觀念已是老生常談,不論是親子關係甚至人與人之間都很需要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但要能精確地表明心意並達到目的是需要不斷練習的。

每當我看到來求診的爸媽希望我協助他們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口語表達、人際關係互動技巧或親子關係時,到最後常觀察到爸媽在日常生活中的態度占了很大的影響比例,卻以為是孩子的天生個性使然、是在學校跟別人學的,問我要怎樣讓他們服從聽話或請我建議要送去上什麼課?很少聯想到,可能是自己的潛移默化造成。


曾有位媽媽宣稱小二的女兒是最近常提到的高敏感兒童,但同時想確認是否有自閉症或其他精神疾患而來評估,因為孩子總是有負面的想法,聽到讚美就以為他人在挖苦、聽到一般提醒的話就認為是指責、嘮叨、對她不滿等,師長、家人或朋友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被她認知成非友善的訊息,導致孩子的情緒十分不穩又悲觀,越來越不想和家人對話。治療介入一陣子後發現女孩的思考路徑變成這樣,與家裡教養的態度和方式高度相關,因為爸媽『以為』自己所說的話很中性,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語句及口氣在旁人聽起來的感覺跟女孩的理解並無差異,何況是尚無法好好地轉換想法的幼小孩子們。
 

沉默是金,但對話是鑽石,臨床經驗中發現爸媽的想法與做法真的對孩子很重要,一定要更多留心注意!
養育下一代雖然不容易,但能從陪伴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再次檢視自己的狀況,我們也能變化成更好的自己。

 

 本篇文章刊登👉  BabyHome】黃老斯專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彥鈞 黃老斯 的頭像
    黃彥鈞 黃老斯

    職能治療師黃彥鈞 黃老斯

    黃彥鈞 黃老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