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夠跟正常人一樣。」

媽媽半激動地在評估當中突然這樣告訴我,我示意媽媽繼續往下說。

 

「抱歉,其實我剛才突然覺得,為什麼我的孩子必須要走到這一步,必須要來醫院?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跟別人一樣正常?」

但聽到這裡我卻卻疑惑了。

「我不知道您的孩子哪裡不正常了?」我問。

媽媽更加不解地問:

「您怎麼這樣說呢?您是專業人士,您應該最清楚吧?我就是不知道才來醫院的呀!

從進入小學開始到現在三年級,學校老師、安親班老師都要我帶小鋼去醫院檢查看看有什麼狀況,

還說他跟大多數的班上同學不太一樣,特別需要關注。

我之前都不理會他們,因為我覺得孩子根本沒問題,但真的是受不了老師們這樣,

所以下定決心來醫院看孩子到底是哪裡『不正常』了?」

 

 

評估後發現小鋼專注的時間較短,需要動一動或稍微休息幾分鐘又可再專注,

孩子的生理、認知發展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狀況,而且他的課業表現與學習都很不錯。

 

把評估結果告訴媽媽後,媽媽的表情雖然鬆一口氣,但旋即又皺起了眉頭,問我:

「請問黃老師,我現在該怎麼辦?為什麼老師們都沒發現我的孩子是正常人,一直要我來評估?

我直接回學校說孩子沒事情嗎?」

 

因為媽媽在我們的對話中不斷提到『正常』這兩個字,感覺她是很在意孩子是否正常

,但我同時也很好奇,她所謂的『正常』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於是我問:

「請問您覺得什麼才是『正常』呢?」

媽媽愣了一下,一時之間答不出話,後來接著支支吾吾地說:

「其實就是跟其他人一樣,不要特別被老師提點就好…」

 

正常的定義,很多人也說不上來,每個人有不同的特質與個性的差異,

關於身心狀態的狀況,本來就不是二分法。

以統計來說,把多數人的表現取一個平均值,距離平均值兩個標準差以內的情況,我們便稱之為『正常範圍』,也就是所謂的『典型』狀況,

所以『正常』是一個範圍,大約是95%的人在此範圍內,但仍存有或大或小的差異性,端看偏離平均值多少而定,

真的偏離兩個標準差以上的那5%的情形,就會歸為『非典型』。

 

 

 

可是平均值就絕對具有代表性嗎?

 

隨著國家、地區、民族、人口組成、生活習慣、所選的人口範圍,甚至時代背景的不同,都會影響平均值呀!

 

希望家長們不要陷入『正常』二字的迷思,也別使用錯誤,

我們會評估個案的狀況是否會影響日常生活、是否造成他人困擾,以及其程度多寡,並且找出原因及改善的方式,不會定義個案的狀況是否『正常』。

 

以小鋼為例,他的專注時間比班上同學短,可能在再次恢復專心地期間會走動或打擾到老師或其他同學聽課,

既然評估後與身心狀況無關,就要教導可以拉長專注時間策略與因應措施來幫助小鋼在無法專心時仍不影響課堂進行,

父母也要在家裡持續訓練及練習,再和老師溝通孩子的狀況並且搭配協助。

 

就連大人上班無法專注時也會去走走、洗臉、裝水、喝點咖啡提神了,

孩子在無法專心時自己想辦法提升警醒程度,卻被稱為『不正常』,是不是太過冤枉了?

所以整件事情跟孩子是否正常不是很相關,只要按照個別狀況給予加強即可。

若有疑慮,建議家長還是要請教相關專業,可以避免無謂的擔心與誤會唷。

 

via GIPHY

 

本篇文章刊登2018.01.17國語日報家庭版『交流心方向』

arrow
arrow

    黃彥鈞 黃老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