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論成人或孩子都很需要,

但,這樣的能力並非與年齡成正比,
雖然隨著孩子的年紀漸長,認知能力會提升,

不過,問題解決能力與「經驗」較有關係,
如果孩子有更多機會可以思考,
當接觸不同事物時,反應相對就比較快、方法也比較多,
重點是更加不會害怕「嘗試」與「失敗」。

 

每每幫孩子上治療課時,我都會請陪同的爸媽一起進來,
一方面讓他們看孩子表現的狀況,
一方面順便瞭解親子互動。

 

通常我會請孩子完成各種不同或大或小的「任務」,
但在通常在第一時間我「不會」把該如何完成告訴他們,
不然也是按照他們的能力給予些許的口語提示或示範,
不會講太詳細明確,
給的指令簡單,
就是為了「觀察孩子」
遇到問題時的「反應」及他們是否在過程中「思考」並次「進步」,
然後再依據個人的程度給予引導,
有趣的是媽媽爸爸們,常忍不住『提醒』孩子該怎麼做。

舉例來說:
我最常在遊戲裡讓孩子把小沙包投入約一百公分的大滾筒,
每當要換下一個遊戲時,
便會請他們幫我將滾筒底部的十個沙包拿出來放回原本的抽屜,
我的指令沒有贅述,
只有:『把滾筒裡的沙包全部放回抽屜唷!』
由於大多數的孩子無法直接把手伸進去拿出來,
所以會看到有的跳進滾筒裡、有的半身進去;
有的是一次撿一個出來再跑去放,收完沙包也跑了十趟;
有的一次撿好幾個、有的先一個一個撿,
三四個之後再跑一趟或等全部拿出來再抱過去放;
有的孩子直接把滾筒推倒,也不需要爬或彎著腰撿沙包,
就直接把十個抱在懷中走一趟解決…

 

身為大人,相信你我心中都有一套方法,
能「快速有效率」又「省力」地完成任務,
然而,站在媽媽爸爸的立場,
當然會希望孩子做事俐落、趕緊把事情做好,
所以常不經意地或看不下去而「開口」指導提醒、傳授方法,
然而這樣下來的結果就是:

孩子又缺少了一次自己摸索學習的經驗。

 

其實,即使大人告知不錯的方式,
仍遠不及他們「自己思考」嘗試後得到的經驗法則來得深刻,
而且「大人們的方式」,需要不斷地提醒。

我的臨床觀察發現,
一開始是彎著腰或進入滾筒一個一個撿,
一趟一趟收的孩子,第二次執行同樣的任務時就開始會改變方法,
不用到五次也「不需要我說」,
他們就會直接把滾筒推倒,
一次抱好幾個沙包走。

 

所以,只要給孩子機會,
他們自己漸漸地就會知道如何讓自己省時省力了,
透過口語提醒的孩子
反而容易使用他們起初的模式「變化的速度較慢」。

 

媽媽爸爸下次看到孩子遇到狀況時
不妨帶著孩子一起思考、練習:

想想不同決定後的結果可能有哪些?
討論看看面對那樣的後果各自覺得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順便瞭解孩子遇到事情的想法:
他們的決定會不會因為怕被大人責備而左右呢?
做事是否會有一點苟且的心態呢?
是否會體貼家人呢?
懂得保護自己嗎?
危險程度的預估能力如何?

 

不只是以上這些的問題,所有相關的可能性,
都是組成及累積問題解決能力的元素,
比起「直接告訴答案」或「灌輸固定的觀念與方法」,
不如透過情境,
讓爸媽與孩子在討論中更加「瞭解彼此」並「歸納」出適切的處理。

      

俗話說的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並非要經歷所有的事才能知道如何處事,
行動時就能體會,需要在生活中不斷地積累思考與嘗試,
因為不論「行動」還是「生活」,
在腦中都會留下痕跡,
再加上參考過來人的經驗分享、綜合各種不同來源的知識,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遭遇不同的情境
就不太會卡住或鑽牛角尖,
可以逐漸有彈性、更加面面俱到。

畢竟,身為父母
誰不想看到孩子反應靈敏,遇到任何狀況都迎刃而解呢?

 

『黃彥鈞 黃老斯臉書粉絲專頁 』        👈 點此

職能治療師黃彥鈞Youtube頻道 👈 點此

arrow
arrow

    黃彥鈞 黃老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