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長會問我關於打孩子或體罰的問題,有的人問我該不該做?有的人問我該怎麼執行?這其實是很好的問題,有很多可以探討的部分,不過我通常都會先跟家長開玩笑說:
『如果一定要打或體罰的話,我的治療室裡應該需要許多相關的”刑具”吧?』

治療室都是玩具與教材,孩子在這裡會經歷與學習很多,有挑戰、有挫折、有不開心、有成就感,但最終他們的感受都是正面的、很喜歡來上課,並且不論是身心發展、情緒調節、專注力等都有按照我的目標在進步著,由於家長們有目共睹,所以當我說了這句玩笑話時,他們可以瞭解我的意思:不是一定要打或體罰。

體罰並非最好的方法

在公共場合裡我最喜歡觀察照顧者與孩子間的互動,看看大家都是怎麼教導孩子,發現動用小體罰的情況不少,比如說大人提醒了別去摸某東西但孩子還是伸手摸了一把後就會被打手心,甚至加上一些威嚇的話:『下次再摸,就不只是這樣打了。』根據臨床治療經驗,打、體罰或是嚴厲的話語,並非不可以使用,但應該不是最好的方法,至少不會在優先順位,因為我們總是用其他更好的方式幫助了有行為問題的孩子們。

除了特殊個案從小可能會需要較多的”嚴刑峻法”來規範行為,不過基本上大多數的人都希望他人能對自己態度好、和顏悅色,有事情好好說,不要動手或惡言相向,只是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有時會忘記這點。

明明是愛著孩子、想要保護他們、為了孩子們好為出發點,自己明明也不喜歡被這樣對待,卻使用了這種方式教導,尤其是認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

 

不聽話有很多種可能

當家長問我打罵或體罰孩子相關問題時,我都會反問:『到底什麼狀況會需要動用此法?』常見的答案是反覆告知提醒後,仍明知故犯、不被期待的行為仍故態復萌,要透過處罰才能讓孩子體會並記住其重要性。

若家長未注意到孩子身體的狀況,如感覺統合的刺激、活動量、肌肉張力等,就給予規定限制,孩子便很難遵守,如:有前庭覺刺激需求的孩子很喜歡蹦蹦跳跳,卻規定他整天都要不准如此。

若家長本身不夠有原則(如:之前能飯前玩玩具,現在又突然不行;說好不可以邊寫功課邊看電視,但有時候這麼做卻沒有被制止)讓孩子摸不著頭緒或有漏洞可以鑽、想試探大人的底線等。此外,有的孩子天生的氣質確實比較不順服、適應能力較差等,都可能是孩子無法立刻聽從家長要求的原因。

瞭解為什麼需要體罰

一味地使用懲處或獎勵遲早會有界線,一定會遇到孩子不再怕的處罰,也一定會遇到家長給不出來的獎賞,到了界線時,我們還能用什麼來塑造孩子?

打罵、體罰確實是比較快速的選擇,家長又不需要太多思考,但建議大人們還是盡量 多思考並觀察孩子不願或未能遵守規範或提醒的原因,再找出對應的處理方式,如此一來,比較能有效地調整孩子的行為,也讓他們能擁有更多健康正向的思想與性格。

 

本篇文章刊登2018.03.14 國語日報家庭版『交流心方向』 

arrow
arrow

    黃彥鈞 黃老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